抗体 | 重磅!国内第二款ADC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5月13日,NMPA官方网站显示,武田制药国内提交的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上市申请已审批完毕,成为国内获批上市的第二款ADC药物。


       资料来源:CDE
      
上市创下了3项记录
      
维布妥昔单抗由由武田制药和美国西雅图遗传学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抗体偶联药物(ADC)。
      
2011年,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dcetris,这款药物的上市创造了三项记录:目前唯一一个上市的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是近40年来FDA批准的第一个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新药,也是第一个针对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一线治疗药物。
      
目前,维布妥昔单抗在美国已经批准了多种适应症,包括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和蕈样肉芽肿(MF)等。
      
疗效显著
      
从结构上来看,维布妥昔单抗由三部分组成:靶向CD30单克隆抗体Brentuximab、微管破坏剂MMAE(单甲基 auristatin E)及瓜氨酸-缬氨酸组成的二肽连接子。
      
经注射进入体内之后,维布妥昔单抗在CD30抗体的导航下锁定结合携带CD30的癌细胞,进入细胞内部,在溶酶体断开二肽连接子,释放出来的MMAE发挥肿瘤杀伤作用。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cHL)、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现有的化疗治疗方案相比,维布妥昔单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治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将提高至41%与60%。
      
国内获批上市的第二款ADC药物
      
高效低毒的新型靶向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 ADCs)是将单克隆抗体与药物连接在一起,通过抗体将药物定向输送到靶点。ADC兼具靶向性与高杀伤力,是肿瘤用药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2016年9月,武田在中国国内启动了一项维布妥昔单抗的Ⅱ期临床试验,拟招募30人,最终实际入组了39人,主要终点指标为治疗结束时的总缓解率(ORR)及安全性,主要目的在于评价维布妥昔单抗在中国复发性/难治性CD30阳性霍奇金淋巴瘤(HL)或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次要目的在于评价维布妥昔单抗在中国复发性/难治性CD30阳性 HL或sALCL患者中的PK和免疫原性。
      
2019年4月,武田在中国国内提交了维布妥昔单抗的上市申请,在6月被CDE纳入到了优先审评审批品种名单。根据在国内进行的临床试验,维布妥昔单抗国内申报的适应症是复发性/难治性 CD30 阳性霍奇金淋巴瘤(HL)或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
      
在2019年的CSCO 会议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公布了这款药物在我国患者人群中的治疗数据:维布妥昔单抗在 cHL 和 sALCL 患者中的总有效率均达到 70% 左右,长期随访的无进展生存(PFS)及安全性数据良好。
      
2020年1月21日,罗氏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单药适用于接受了紫杉烷类联合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后仍残存侵袭性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成为中国第一个HER2靶向ADC产品。
      
此次获批,使得维布妥昔单抗成为继罗氏恩美曲妥珠单抗之后国内获批上市的第二款ADC药物。
      
国内ADC药物领域的市场布局
      
截至目前,FDA共批准了6款ADC药物上市。据统计,全球共有60余个ADC项目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涉及到的适应症包括了尿路上皮癌、三阴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
      
在中国市场中,除了已上市的两款药物之外,辉瑞已递交了伊珠单抗奥唑米星的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上市的第三款ADC药物。在ADC的研发备战中,包括百奥泰、恒瑞医药、科伦药业、浙江医药、上海医药及复旦张江等在内的10多家本土制药企业均有布局,大多数在研ADC药物针对的靶点均是HER2,适应症包括了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其中,其中百奥泰旗下的BAT8001开发进展最快,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适应症为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预计将在2021年完成临床研究总结报告并申报中国NDA。

来源:CPHI制药在线

联系我们